长春市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国悦代表援武汉医疗队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州人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州人大

长春市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国悦代表援武汉医疗队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0-05-04 20:05:0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5月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援鄂医疗队相关专家就医疗队在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情况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重症救治医疗队在武汉期间展开重症患者救助的同时,据说有自己的发明创造,这个发明创造是什么?对救治有什么帮助?

吕国悦副院长回答记者提问: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在2月7号抵达武汉,在武汉坚守了62天,这支医疗队里约80%左右是40岁以下的青年骨干。他们面对疫情毫无畏惧,在诊治过程中又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在这个过程中,快速结合吉大一院多年来医工结合的科研优势,迅速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有效应用到临床中,既保证重症救治的效果,又保证在重症救治的过程当中最大限度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在武汉的临床一线,我们结合临床过程中遇到一些临题,共进行了四项发明创造。第一个,就是多功能的防护面屏。在武汉隔离区里医护人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三层帽子和两层口罩。所以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在防护区里面医生和医生之间或者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十分地困难。还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就是穿着防护服长时间的工作,会面临一个缺氧、乏氧的问题,很多医护不能长时间在隔离区里面工作。我们发明的多功能的防护面屏,把骨传导耳机和话筒结合到防护面屏上,在防护面屏上配备了一个摄像头,最重要的是防护面屏还携带了一个制氧装置,这种制氧装置在防护面屏里面形成了一个高氧浓度的环境,解决了在隔离区沟通、视野不够、乏氧等问题。这个多功能防护面屏的一代产品在武汉期间已经在临床中应用,我们还在进行二代产品的测试。

  第二个发明创造就是现在每天大量使用的咽拭子采集装置。给患者进行咽拭子采集的时候,患者容易呛咳,发生喷溅,这种情况下,即使采集者戴着防护镜,也会有感染的风险。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在原来的咽拭子上做了一个防护罩,采集的时候,相当于用防护罩把病人的口鼻遮掩住,这样给采集者多了一层防护。

  第三个发明就是一次性气管插管用防喷溅隔离巾。在武汉支援后期,处于重症治疗攻坚战,在气管插管或者做支气管镜的灌洗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恰恰是这两个治疗措施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感染风险。我们利用原来的手术巾增加了一个比较透明薄膜,里面加了三个可操作的口,在处置者和病人之间形成了另外的一个防护的措施。所以,一次性防喷溅隔离巾用途很广,目前还在统计当中应用。

  第四个是在隔离区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无法使用常规听诊器,我们就发明了一个增强型的传染病专用的听诊器,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形成真正的样品,但是我们这四项发明在武汉的时候都已经申报了专利。虽然这些发明创造对医生来说是简单的想法,但是在武汉期间快速形成了产品,应用到临床,既保证了重症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最大程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这也是吉大一院重症治疗团队的一个特色。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我们知道早期不少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医疗物资和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之后不少医疗队采用了搬家式的援助方式,在后方支援比较大,问一下当时早期到现场遇到的情况怎么样?之后是怎样找到一些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吕国悦副院长回答记者提问:

  吉林大学第一院重症救治医疗队在2月初抵达武汉,当时,所有医疗队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重症治疗的设备紧缺。我们支援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是国内著名的大医院,但是由于大量的患者集中收治,在诊治的过程中一些急诊的化验检查回报速度都是受限的,对患者的重症救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2月11日,也就是到达的三天,我们就和后方的吉大一院联系,医院积极筹集了一些便携式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包括床旁的超声,血气分析仪、床旁生化仪,还有做ECMO凝血的检测仪,还有一些医用耗材物资,用了两个救护车星夜兼程,用两天的时间从长春运抵了武汉,而且很快投入了使用。

  2月13日,为了进一步加强重症患者的治疗,我们又和后方联系,吉大一院紧急联络长春和上海的厂家,从两地同时向武汉运送了4台呼吸机、2台血滤机,1台ECMO等重症治疗的设备,这些设备是我们在给重症患者提供重症治疗的时候必须的一些设备,对后期重症治疗的攻坚战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月15日吉大一院又为医疗队增援了4名医生,是超声医生,麻醉科医生和两个心外科医生,保证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血滤机的使用、ECMO置管这些重症治疗措施的有力进行,切实解决前方救治第一难题。

  2月17日,由于当时的病区是后改造的,没有一些视频语音设备,平时医护沟通只能依靠对讲机,就是说我们的医生不在隔离区,在工作区的时候,是无法及时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我们知道这次患者病情有的时候进展非常迅速,这种情况下,隔离区和工作区之间是一个盲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医疗队又从长春后方紧急调配了6台便携式语音视频设备,分别放置在了隔离区、工作区和驻地宾馆,实现了三方区域的互联互通,而且我们的很多医生可以用手机端直接查看自己的患者当时的情形。所以,这六套视频语音设备在武汉救治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救治的方便,也提高了我们的救治效率。

  2月24日,危重症救治达到一个攻坚阶段的时候,我们医院再次将一台没有开封的ECMO从长春运抵到武汉并马上投入使用。我们在武汉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医院相当于分了四批次运送救治设备,用最短的时间保证了前方救治设备的充足。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救治设备、检测设备和医疗力量十分的充足,所以为我们在武汉前方攻坚克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保障。

  • 责任编辑: 于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