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大网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会议动态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

发布时间: 2011-02-14 11:34:00

字号:【  大      】

  

  2月13日下午,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福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骆德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秦福义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向大家介绍了“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情况及各部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和措施。在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发布后,还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姜凤国主持招待会。

  李福春介绍说,“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9月正式起步,历时一年之多。《纲要》初稿形成后,开始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报刊、网站等各种媒体在全省开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言献策活动,共汇集了各方面的意见500多条,可以说,《纲要》的编制过程是集聚民智、体现民意、统一思想、民主决策的过程。《纲要》中规划了我省再经过下一个五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继续保持在全国中上游水平;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将由“十一五”末期的82.27%提高到96%左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骆德春介绍说, “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将顺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工作中努力实现“六个转变”。就业导向由数量型就业向素质型就业转变;就业重点由扶持就业向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转变,加大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服务力度,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社会保障范围由广覆盖向全覆盖转变;社会保障水平由低层次、低标准向高层次、高标准转变;收入分配由宏观调控向控高扩中调低、促进公平正义转变;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人事人才工作由建设人才大省向建设人才强省转变。

  秦福义介绍说,“十二五”时期,城乡建设事业将全力推进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大力推进“暖房子”工程。以区域性整体改造为主线,以完成热源建设、改造撤并小锅炉房、改造陈旧管网、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和小区综合整治任务为抓手,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为保障。二是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城市棚户区改造为重点,以煤矿、林业、工矿、农垦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为支撑,通过各路联动和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起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三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贯彻落实好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四是全力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

  新华社记者:吉林省的“十二五”规划中在加快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福春:我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十二五”时期,仍然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在坚持科学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发展。产业方面,我们将全力实施十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若干国际知名、具有领先优势的大产业、大基地,全面提升我省产业整体竞争力。

  基础设施方面将按照布局合理、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保障安全、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成哈大客专、吉珲高铁、东部城市群快速铁路网,开工建设靖宇核电,实施气化吉林及中部引水等一批关系全省发展大局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功能。在城镇化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举措,继续以加快推进长吉一体化进程、带动中部群快速发展为重点,加强市州政府所在地区域中心和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促进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加快发展,培育一批区位较好、特色鲜明、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镇,全面加快我省城镇化步伐。在“十二五”期间,全省的城市化率要力争达到60%以上。   

  人民日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要继续办好民生实事,深入开展“富民工程”。人社厅在2011年准备抓哪些民生的实事?

  骆德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 2011年我们将抓好八件民生实事。一是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50万人,确保城镇的“零就业”家庭为零。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超过360万人,抓好11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的建设。三是免费实施就业技能提升计划,为80万人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四是要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五是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20元,达到65%的报销比例。六是有序地推进334000名厂办大集体职工和169000名“五七家属工”参保。七是抓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做好第三批试点的准备工作。八是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要达到20%。    

  中央电视台记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新就业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的重要措施,请问吉林省如何结合实际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具体措施又有哪些?

  秦福义:公共租赁住房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现有的租赁市场的房屋应该说是充足的。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我们要逐步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国家给我们的政策是1.2万套,60多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以政府为主导,除了国家补助的资金外,我们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要搞好市场化运作。公共租赁住房市场化运作很困难,渠道还是通过棚户区改造,通过我们的大专院校新毕业的学生租用房屋以及企业的投入。这样既解决了企业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住房,也解决了刚毕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总之,按照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吉林省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一定要认真抓好抓实。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省在“十二五”规划中在改善民生方面有哪些举措和目标?

  李福春:改善民生最重要的任务是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确定了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目标,对我省来说,实现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也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尽可能把总量做大,同时在进一步扩大就业、推进全民创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种粮收入、努力挖掘劳动力转移增收潜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实现突破。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是改善民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规划中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助力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扎实的举措。包括全省城镇居民五项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和供热问题;着力改善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省城乡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和体系不断健全等。

  吉林日报记者:“十二五”期间,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骆德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富民工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着力提高职工群众的工资性收入和保障性收入。在提高工资性收入方面:一是实施职工工资增长计划,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二是强化企业工资指导线作用,着力提高企业一线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三是加大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落实力度,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四是强化工资分配的调控手段,调低,扩中,控高,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在提高保障性收入方面:一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二是提高失业金标准;三是提高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四是把33.4万名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和16.9万名“五七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五是把“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六是把“关破并改”等部分国企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范围。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加大了向国家争取资金的力度,在2011年要办的六件事,我们要在社会保障统筹基金中拿出60亿元,通过我们的工作,我相信能使我们吉林的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吉林电视台记者:“暖房子”工程现在可以说是一项温暖民心的工程,也成为社会百姓关心的热点。“暖房子”工程实施区域性改造的重点是什么?与城市的景观有什么样的关系?

  秦福义:“暖房子”工程作为我省第一项重要的富民工程,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包括热源建设、小区环境整治,还包含小区内地沟管网的清淘、小区内违章建筑的拆除等等,这些都属于区域性整体改造。根据这样的想法,我们“暖房子”工程要考虑它的计划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它和城市的景观也有密切的联系,由过去的旧有小区和弃管小区,改造成环境全新的小区,对城市景观也有美化的作用。我们沿街城市主要的街路两侧既有非节能建筑的改造,更应该把建筑立面和色彩加以修缮、完善、提高,这对我们城市的景观是起到很大的作用。

  大公报记者:“十二五”期间,吉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李福春: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支撑保障能力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之一。“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方面,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大约2.4万亿元,“十二五”时期计划投资约1万亿元。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约4000亿元左右,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的目标,同时实施若干机场的新建、迁建、扩建等等,构建起现代化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约4170亿元左右,重点发展核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以及加快农网改造,加快建设智能电网等等。

  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235亿元,实施中部引水等若干大型水利工程,迅速提高中小流域防洪泄洪能力,全面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约300多亿元,实施数字吉林工程,加大城乡光纤、宽带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各类公共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及基础信息资源开发能力。

X
分享到  - 微信

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