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有人形容它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就是这个参娃,让代表们尤为期待和关心。
“希望它早日长大!”王艳霞代表说,我省人参产量占全国人参产量的85%,占世界人参产量的70%以上。近年来,我省又相继出台了《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吉林省特色资源产业提升计划》等多项政策和法规,并把人参列为大力发展的特色资源产业之一,提出加快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打造千亿元产业。
但往往事与愿违。在人参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因为缺少相关的法规监管、资金扶持和参业用地资源不足,制约了我省人参产业的发展。多年来,我省人参产业一直在几亿元上徘徊。我省人参究竟有多大潜力,参照韩国水平,我省人参产业年产值能达到100个亿。几年前,我省曾在上海开了一个“振兴吉林人参”的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各自发表看法,上海医药工程研究院一位教授认为:“4000个亿,吉林人参有这样的发展潜力”。
4000个亿对我省参业是一个天文数字,很多人视其为一个美丽的人参神话,一笑了之。但按王艳霞的设想,吉林人参绝对能修成正果,成为法国的干邑葡萄酒、古巴的雪茄,但这需要进行深度开发。如果只是卖原料,达到千亿元的目标将遥遥无期。
“人参娃娃究竟怎么才能长大?”张益胜代表建议,要加快推进人参的开发利用,对人参的种植和加工进行深入研究,对人参的根、茎、叶、花、果进行全方位开发利用。省人大要加快对人参种植管理条例的制定,规范人参种植方式,保证人参品质,降低毁林种参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保证人参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要突出品牌建设。张益胜说,目前,“长白山人参”品牌的运营模式和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下一步要集中力量把“长白山人参”品牌打造成极具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另外,人参产业的振兴不能光喊口号,要从体制机制上具体落实,出台配套相关宽松的政策。”李俊杰代表说,各地、各人参生产企业要加强信息沟通,认真分析和把握市场形势,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同时,要提高人参生产销售的组织化程度。结合人参生产区域布局,成立人参协会,通过发挥协会的作用统一组织人参生产和销售,提高人参销售的话语权,这样才能防止参价暴涨暴跌。相信不久的将来,人参娃娃必将长大,成为吉林强省富民的又一支柱产业。
文/曹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