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大网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代表履职知识

咨询专家建言全口径预算监督

发布时间:2014-01-19 17:19:00

字号:【  大      】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令盼望管好政府“钱袋子”的人们为之一振。何为“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依照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的解读,就是要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和决算,把政府花的每一笔钱都纳入监督。具体地说,就是要管好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社会保险基金这“四本账”的收支状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浩认为,这不能单纯地理解成“算算账”,实质上是牵涉到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大问题。

  今年全国人代会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使预算报告首次较为完整地披露了“四本账”的收支状况,被代表们评价为“向阳光财政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各省市人大常委会都在积极探索,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就上海而言,目前己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情况纳入监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则尚未纳入监督,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对此,市十三届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袁以星认为,人大监督要抓“四个度”:广度,旱日将“四本账”都纳入人大监督范围;深度,更加关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度,密切关注预算法修订进度、抓紧修订《上海市财政监督条例》;透明度,让老百姓看清楚政府的钱究竟花在何处。上海银行独立董事程静萍提出,还要想清楚这“四本账”里,人大管什么、怎么管?比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人大恐怕无法像企业经理一样,细枝末节处处过问。又如社会保险基金由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共同缴纳,人大监督应该触及到哪些层面?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平认为,凡是公权力获得资金都应该列入人大监督范围。人大监督应着眼于制定合理的预算收支分类标准,而审计监督则是要确保这些标准实施到位。

  事实上,“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就己经提出要进行“全口径政府收支预算管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又根据形势发展对此提出了新要求。在市十三届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任连友看来,这恰恰反映出“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工作”是人大预算监督需要始终坚持的目标和方向,但在操作层面上急不得,需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比如,目前可以围绕市委总体立法要求抓好法律法规的制定,围绕全口径预算的思路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工作安排做好日常监督工作等。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张耀伦介绍,今年,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将就全口径预算管理监督、2013年教育经费预算安排及使用情况等议题开展专题调研。

X
分享到  - 微信

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