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条件,摒弃用人“学历歧视”
春节将至,全省各地频现“用工荒”,劳务输出地也频频告急。而与此同时,我省每年都有庞大的人群需要就业,目前,全省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400余万人,高校应届毕业和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20多万人,“就业难”依然存在。
赵骥民代表认为,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相悖的,而将两者联系起来剖析,实质上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整个趋势是供大于求,就业难将长期存在。
如何有效化解“就业难”与“用工荒”之间的矛盾?李万升代表说,要化解这一难题,离不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过去,经济增速下降总是伴随着就业形势困难。而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业占比上升,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在增强,同样的经济增速可以带动更多就业。
“当然,政府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鼓励就业者转变观念也同等重要。”赵骥民代表补充道,大力发展高端养老服务业等新产业,有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用工荒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却不容忽视。”秦贵信代表说,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
授之以渔,增强创业底气
“创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就业,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方法。”李万升代表说,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积极创业,既可以拉动内需,也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这一观点得到秦贵信代表的认同。同时他也提到,大学生有激情、有抱负,但在实战中往往“眼高手低”,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自己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创业失败。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为大学生创建了‘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搭建了支撑平台,但是,现在的创业孵化基地,规模小、孵化能力不高,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真正让大学生创业能够享受到‘一站式’孵化服务。”秦贵信深有感触地说。
创业在就业格局中意义重大。然而,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能够得到来自各方的指导和扶持是当务之急。
赵骥民代表说,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就是创业资金,相关部门应多渠道开展金融服务,帮助大学生获得创业资金。
“大学生学历高,有创业激情,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忽视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他们经过在外多年打拼,已经拥有了创业资金,他们最欠缺的是创新能力。”李万升代表建议,“政府要建立扶持创业的长效机制,并跟踪督促相关政策落实情况。”
摆正心态,就业创业并不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就业或创业,是很多人面临的选择。解决好就业创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赵骥民代表说,对于就业者和创业者都要摆正心态,对期望值不能过高,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才是最重要的。
秦贵信代表谈到,对于高校而言,应面向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将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引导学生从专业切入,开展特色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技能。
为了让更多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我省不断创新政策。今年,将建设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20个,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启动实施“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帮扶计划”,整合设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基金,组织开展“创业大讲堂”、电商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大学生与创业园融资服务平台。
文/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