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关于《对〈关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交办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常委会公报 → 往期 → 2010年第17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2010年第17期

省政府关于《对〈关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交办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发布时间:2010-08-24 15:32: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省人大常委会: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对〈关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交办意见》(吉人办发〔2009〕72号)收悉。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责成省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省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针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抓好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旅游战略 

  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对照《审议意见》,总结全省旅游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提出下步工作意见。经过综合调研、集中座谈和专题研讨,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先进经验,围绕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基础设施、理顺体制、市场监管等工作,深入谋划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地策划和编制了26个活动方案和工作计划,为研究处理《审议意见》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发展层次奠定了基础。 

  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战略,这是我省旅游业最重要的一条基本经验。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旅游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和建设。通过两次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全社会的共识。围绕提高认识,坚持政府主导,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加大资源整合和投入力度,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吉林八景等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建设”。2009年,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调研、听取汇报,对旅游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就达近20次。《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后,代省长王儒林立即作出重要批示,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下发贯彻落实的通知。围绕实施政府主导,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府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精心筹备第三次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落实与国家旅游局会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工作机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产业大会,深入贯彻国务院《意见》,确立旅游强省战略,谋划全省旅游产业新一轮大发展,研究解决制约和障碍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加快发展、实现新的跨域的工作格局。 

  二是用规划引领产业发展。贯彻国务院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全面启动《长吉图特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突出资源优势和项目集群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长吉图旅游产业带;修编《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优化旅游转型升级的产业布局;全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旅游规划》。针对我省旅游度假区建设滞后和旅游度假产品供给不足的实际,2010年,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健全旅游产品体系,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研究制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这些政策将在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宣传营销、扶持壮大旅游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推动全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加快旅游立法进程。组织《吉林省旅游条例》修订,目前已经完成立法调研,计划9月份报省人大常委会讨论。 

  五是强化旅游管理部门职能。增强省旅游局综合协调职能,由行业指导变为经济综合部门;增设必要的、具有操作性的事业单位。一些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县(市),建立旅游管理机构。 

  二、关于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省政府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围绕“吉林八景”,重新整合全省优势旅游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着力打造10条享誉中外的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完善全省主要旅游道路上的指示标识、旅游厕所、服务区和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改造,提升配套服务。 

  二是整合冬季冰雪旅游资源和产品。克服以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办节庆的现象,实行整体推介,统一营销。2009年冬季,省政府集中整合长春、吉林、延边、松原和长白山等地冰雪旅游节庆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吉林省“冰雪世界精彩吉林”长吉图精品线路推介会,针对不同游客和市场,精心设计我省冰雪旅游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型、精品型、豪华型线路,成为我省冬季广大休闲旅游者的最佳选择。 

  三是健全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带动产品升级。以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把乡村旅游作为“大众旅游休闲”的主打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乡镇、特色旅游村。发挥我省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工业、民俗、教育、科研、历史遗迹、红色旅游等专项产品和新业态,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边境旅游。全面实施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战略,与俄、朝建立政府间高层会晤机制,解决中、俄、朝跨国旅游异地办照和签证问题,开展图们江环形跨国游。开通环日本海跨国旅游线路,形成甫有自海南出发环东南亚、北有由吉林出发环日本海的海上邮乾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的新亮点。 

  五是实施全省旅游商品发展振兴计划。针对旅游商品开发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实际,加快制定实施全省旅游商品发展振兴计划,重点培育旅游商品大型龙头企业,扶持一批生产加工骨干企业,整合改造一批生产经营群体企业,建立一批旅游商品购物店或超市,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旅游商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 

  三、关于抓好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旅游精品 

  坚持统筹规划,加大固定投资,增加旅游供给,以大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促进旅游与文化协调发展。 

  一是全面实施“一十百千”工程。“一”是快速推进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加大项目支持力度,跟踪协调,搞好配套服务,以建设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为目标,打造中国顶级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十”是依托“吉林八景”,在全省规划建设10个旅游度假区,整合资源、解决配套设施、吸引投资、带动产品升级,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旅游度假区建设滞后和旅游度假产品供给不足。“百”是推动全省100个在建旅游大项目,用固定投资、项目建设体现旅游产业运行。编制《吉林省旅游建设项目指南》,指导各地搞好项目策划和包装,把项目类别、优势布局、功能效益集中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千”是用一年时间全省储备1000个旅游大项目,每个市(州)100个,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项目库。在完成项目可研、规划和选址的基础上,面向国内外市场招商,吸引战略合作伙伴投资我省旅游业。 

  二是加快旅游精品景区建设。针对“吉林八景”景区开发建设滞后,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配套的实际,明年要将加快精品景区建设纳入全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中,着重解决以“吉林八景”为代表的重点景区和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协调发展。坚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一起抓,深度挖掘和开发长白山历史、满清文化、辽金文化和关东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组织专家学者重新编写“吉林八景”等30景导游词和解说词。面向全社会搞征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人文掌故、民间传说,提升我省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在全国选拔一批文化名人,到“吉林八景”所在地政府挂职,发挥名人在招商引资、宣传推广、文化交流等方面重要作用。 

  四、关于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为进一步扩大我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省将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拓新领域,搞好大策划,实现旅游对外宣传的重大突破。以大型旅游活动全面启动我省夏季旅游市场。举办“八景传五洲,欢乐吉林行”国际旅游文化展演节,邀请30个左右国际民间艺术团体,在省内和景区巡回开展以多国原生艺术表演活动,提升“吉林八景”的影响力,扩大我省旅游国际交流。开展北京“吉林旅游周”大型推广活动,带动京津塘和辐射周边客源市场。抓住“中国世博旅游年”重要机遇,制定世博旅游宣传推广计划,开展“观世博、游吉林”系列活动,利用大型国际展会宣传推介我省旅游和旅游招商。做好市场细分化的营销推广,加大客源地广告投放,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主要客源地,投放“吉林八景”宣传广告。成立吉林旅游驻外办事处,重点解决在酒店、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对旅游宣传品和硬广告的投放。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将市场营销触角伸向台湾市场,以省政府对台经贸活动为契机,开展大规模、有特色的旅游宣传,目前,长春至台北旅游包机业务已经开通。 

  五、关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2010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注重规范化,与国际标准接轨,使旅游服务的整体功能得到较大提升。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总体布局中进一步加强以交通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升大众旅游环境。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采取申报项目方式,争取国家交通设施建设资金,用于省际间断头路、旅游铁路和地方航空旅游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航运、客运线的调整完善,努力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整体功能,切实解决制约旅游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着手研究解决覆盖全省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和全面完善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增设旅游交通标识,400块,旅游厕所37个,服务区27个,游客咨询中心41个,争取2年内全部达标。在通往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和高速公路的广告牌上设立宣传吉林旅游的指示性标志牌。积极推进旅游环境优化工程。按照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抓好省暨长春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吉林、延吉、通化旅游综合服务区项目。开通12301旅游服务热线,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启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提高我省旅游信息化应用和服务水平。 

  六、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全面启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公开处理和处罚一批违规经营、服务质量差、游客投诉多旅游企业,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充分发挥旅游协会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提供行业自律。二是实施人才强旅战略。编制“十二五”人才规划纲要,开展全省旅游培训计划,重点对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进行分级分类提升培训,适应大型旅游活动和展会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青年导游志愿者队伍。三是完善国家旅游局旅游教育东北培训基地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和省里投资,面向东北四省区开展旅游行政管理、企业高层人员培训工作,面向东北亚地区培养小语种(日、俄、韩、蒙)导游员、讲解员、领队、全陪等紧缺人才,带动旅游就业,打造全国乃至东北亚小语种导游专业人才输送基地。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二○一○年一月八日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