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对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关于检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和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的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交办意见》 (吉人办发〔2008〕48号)收悉。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责成省司法厅会同人事厅、法制办等部门认真研究办理,抓好整改落实。省司法厅等相关部门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办理。并按照有关规定, 已将研究处理情况向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征求了意见,现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各地“五五”普法工作的检查,体现了省人大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地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更加认识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了对“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做到统一部署、检查、考评。 目前,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公务员依法办事内容已纳入省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延边、通化、辽源、松原、 白山地区的党委政府领导也先后听取“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建设。 目前,全省9个市(州)、80%的县(市、区)将普法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基本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普法依法治理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二、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抓好重点人员的普法教育
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流动人口和上访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提高了全社会的法律素质。针对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的不同特点,拓展宣传内容,丰富宣传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干部群众的法律需求。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扎实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坚持和完善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讲座制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将是否取得法律知识任职资格作为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省人事厅以各级党校为基地,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自选式培训中,加大了《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试卷命题中,法律知识占试题比例的30%,在考试“入口”处加大法律知识学习力度。着眼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2008年10月12日,省司法厅、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吉林电视台举办了吉林省新农村新农民法律知识电视大赛, 内容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劳动合同、订单农业、集体林权改革等“三农”方面法律法规50余部,采用了“二人转”、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全省有15万农民参加了答题活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领导同志和6000余名农民参加了现场活动。韩长赋省长在省司法厅报送的《关于吉林省新农村新农民法律知识电视大赛的情况报告》上作出批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组织的也很好。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是农村文明、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应创新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抓下去。由于我省多年坚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在农村普法教育方面工作比较扎实, 国家司法部安排我省在2008年10月21日召开的全国“法律六进”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作了“协调运作,打牢基础,扎实推进法律进乡村工作”为题的经验发言。着眼于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扎实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重点抓好社区内下岗职工、闲散人员、回归人员、流动人员等人群的法制教育。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评比活动,全省有120所中小学校被评为“依法治校示范校”,推动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教学、学习、生活步入法制化轨道。2008年7月, 省教育厅组织人员抽查了100所中小学,其中85所学校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为零。着眼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扎实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把企业学法用法情况纳入企业管理、经营考核的内容,大力开展依法管理企业活动,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着眼于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扎实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单位通过公示牌、宣传册、触摸屏、开放日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松原市利用公交车、长途客运车内的电视和广场、车站的大屏幕定时滚动播出《福娃说法》法制宣传片,为奥运火炬顺利传递提供了法律支持。为引导上访人员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各级信访部门向上访群众免费发放了印有信访条例、办信办案规定等内容的宣传手册10万本,并在各级信访接待大厅的滚动屏幕上公布信访指南,通过做好信访宣传日、敏感日的法制宣传工作,提高了上访人员的依法信访意识。
三、全面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推进法治吉林建设
为扎实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吉林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 区)创建活动指导标准》,规范了创建活动。敦化市、长春市朝阳区、延吉市、和龙市、抚松县等15个县(市、 区)先后开展了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近日,延边州委、州政府在敦化召开了全州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现场会,州委、州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作了安排部署。长春市在朝阳区召开了全市法治县(市、 区)创建活动现场会,进一步推进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从各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情况看,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加强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公正司法、加强经济法治建设、全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营造社会法治舆论氛围、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把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之中。同时,把依法治理工作向社区、村屯、企业、单位延伸,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镇赉县围绕当地法治建设的大局和重点工作,建立以县(市、 区)为龙头、以乡镇为支撑、以村屯为基础的“三级联创”工作机制,确保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地在开展创建活动中,紧紧抓住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政务公开、规范服务等重点,力争每年解决一、两个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真正感受到法治建设的成就。软化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与市建设局、安监局共同建立农民工法律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对全市4000余名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教育,并在市政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要求所有开发商在开工前必须到窗口办理农民工工资抵押金,确保农民工如期拿到工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突出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为加强“五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工作, 已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了百名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百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依法行政,增强了公务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省政府加大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力度,举办了市(州)长、县(市、区)长法律知识培训班,从政府“一把手”做起,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落实。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吉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吉林省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为解决行政执法机关“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问题,省政府从2008年7月开展了行政执法热点追踪活动,目前,共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执法热点案件240余件,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
今后,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在“五五”普法后期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推动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为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2009年1月13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