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8月份执行情况的报告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常委会公报 → 往期 → 2009年第14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2009年第14期

关于吉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8月份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0-06-24 14:36: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2009年9月23日在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福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今年1—8月份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1—8月份计划执行情况 

  年初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环境,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首要任务,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得到遏制,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显著成效。 

  (一)扩内需、保增长成效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呈较快回升态势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迅速制定出台了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18条意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17条意见、促进工业健康发展的27条政策措施、促进全民创业的27条政策以及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40条意见等措施,并对一汽、通钢等大企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明显作用,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暖、回升。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2.3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通过积极努力,截止目前,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80亿元。大力组织招商引资,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大项目集中开工,全省投资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6.59亿元,增长39.3%。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及民生投资比重明显提高。工业投资完成2106.3亿元,增长46.3%, 其中技改投资增长64.6%, 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33.2%, 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2%和79%,卫生和社会保障投资增长83.7%。项目规模不断提高,1—8月份,全省3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4430个,增长72.4%,完成年计划的130%;其中,新开工项目3410个,占项目总数的77%,增长1.2倍。 

  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我省提前实施家电、农机、汽车下乡,并制定出台了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收入的十条政策措施,有效地拉动了消费市场。1—8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50.5亿元,增长18.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9.6%,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农村消费一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汽车、住房消费迅速增长,1-8月份,一汽集团销售汽车74.1万辆,增长15.7%,其中,微型客车销售量增长80.2%;全省房屋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20.2%和39%。 

  物价呈见底企稳态势。进入下半年,在投资和消费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省主要居民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建材等生产资料价格稳步回升。1-8月份,CPI、PPI分别为99.3%和94.47%, 自6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累计基本持平。8月当月CPI、PPI分别为99.4%和94.7%,比上月提高0.4和0.5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增强。1-8月份,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307.6亿元,增长12.6%。财政支出717.6亿元,增长24.1%。其中,农业、环保、交通、医疗卫生、社保等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64.4%、206%、139.4%、50.2%和32.3%。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年初以来,我省与中行、开行共签订了2100亿元的新增贷款金融合作协议。信贷投放规模明显扩大,截至8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111.3亿元,同比增长30.4%, 比年初增加1214.4亿元,是去年全年增量的1.58倍。 

  (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质量效益出现积极变化 

  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十大工程29个项目中,已有25个项目和4个示范区开工建设,部分项目粮食增产效应已开始显现。全省6860万亩粮食作物面积中,已有700万亩实现全程农机化(今年新增2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067万亩,优质高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尽管今年灾情较重,预计粮食总产量仍可保持常年水平。畜牧业发展较快,上牛年,全省生猪、肉牛、肉羊和家禽分别增长11.47%、4.42%、3.66%和6.49%。 

  实施产业跃升计划效果初步显现。积极落实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我省出台了八大产业跃升计划,通过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工业生产形势不断好转。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53.1亿元,增长14.4%,比一季度提高4.3个百分点,单月增幅连续三个月保持18%以上。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快于重工业9.9个百分点,轻工业比重达到28.3%, 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汽车、冶金产业增幅实现由降转升, 由一季度下降6.9%、7.2%回升到增长6.3%、4.2%,石化、食品、医药、建材行业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47%,降幅比7月份收窄3.76个百分点,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实现自去年11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铁路货运量实现连续3个月当月正增长。效益下滑局面有所改善,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0.5个百分点。 

  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 比一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 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启动实施十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吉化建成国内首个碳纤维生产基地,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4626.7亿元,增长25.8%。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快实施,列入松花江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的86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已建成37个。上半年,全省万元GDP能耗约为1.78吨标煤,同比下降6.09%: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77%,二氧化硫排放下降4.85%。 

  (三)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完成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厅局机构由58个减为47个,精简幅度达到19%。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果, 民生银行长春分行挂牌营业,组建全国首家畜牧业贷款中心,吉林银行成立全国第二家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批准筹建86家小额贷款公司, 已有57家开始营业。启动了延边、白山和松原3个市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前完成了643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做好医改推进工作,起草了全省医改相关文件,近日将召开全省医改工作会议。及时调整了成品油价格,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组织了多次与中央企业、 民营大企业的项目对接活动,省领导率队赴港澳、江浙和美加墨、日韩、泰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已获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中日、中朝、中俄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和广东、浙江工业园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签订投资合同项目252个,总投资额1711.68亿元, 比上届增长61.5%。1—8月份,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增长10%。 

  (四)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年初省政府承诺的“八件民生实事”取得实质性进展。1—8月份,全省新增城镇就业38.4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1.6%。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增加104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由130元提高到170元,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标准由540元提高到760元,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在乡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95.5%。农村泥草房改造完成16.7万户,占全年任务的83.5%;开工建设城市廉租房310.4万平方米,开工率达到79.6%;煤矿棚户区改造完成162万平方米,占任务总数的71%;18个国有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全部开工。解决了农村1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年计划的115%。建设文化大院836个,开展文化送戏下乡演出2470场。农村初中标准生理化实验室、微机室建设和农村初中校舍、乡镇卫生院建设都取得积极进展。 

  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综合馆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开始进入内装修和布展阶段。延边大学“211工程”三期、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组织实施了20所县级医院、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8所中心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 

  对口援建工作扎实推进。我省对口支援黑水县灾后恢复重建首批21个项目, 已有20个开工建设, 自来水厂改造项目近期也将开工建设。过渡安置房、受损房屋鉴定加固、农村住房恢复重建等5个项目竣工。援建项目开工率为95.2%,完成投资4.7亿元,占总工程量的30%。 

  总体看,随着国家和我省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工业增长回升较快,我省经济增速将继续稳步上升,完成全年目标还是比较有希望的。但也要看到,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尚未实现全面好转, 国内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我省经济发展还面临较大困难和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第一,工业回升基础不够牢固。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停产企业694户, 占规模以上企业的13.3%。重点产业尚未全面好转。化工产品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受原材料价格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铁合金、炭素生产由于受市场和价格影响,只维持45%的生产能力。钢材、水泥行业在全国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的形势下,发展空间将受到抑制。 

  第二,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8月份,全省进出口总额下降26.2%,其中出口下降41.3%,降幅太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尽管进出口变化对我省总体影响不大,但一方面反映出全球贸易仍处于低迷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资金环境相对偏紧。目前,全年财政性资金和国债资金大部分已投放,全省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也已用去全年预期的90%以上,一些国有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开始只收不贷,估计后期投放量将逐步减少。 

  第四,财政收支压力较大。1-8月份,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同比回落33.5个百分点,特别是税收收入仅增长7.3%。受产品价格下降、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石油、冶金行业的重点企业上缴税金减少。而保增长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和重点领域的保障性支出,仍需要继续增加资金投入。 

  第五,就业矛盾较为突出。由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就业压力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问题更为突出。1—8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下降5.6%。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对策措施,努力加以化解。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后几个月,要继续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继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 

  全力以赴抓好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按照中央要求,抓好国债资金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项目100%开工、地方配套资金100%落实、对建设中发现的问题100%整改到位。进一步做好项目谋划,及早研究明年的投资和项目安排。同时,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着力扩大农村消费,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型消费,不断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二)抓好工业生产和结构优化升级 

  帮助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扶持,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引导和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壮大。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松花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确保实现今年节能减排目标。 

  (三)扎实做好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工作 

  加强后期田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力争全年粮食生产获得好收成。加快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争取未开工的项目年内全部开工。畜牧业发展要注重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支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继续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认真落实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推进服务业重点园区、平台和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面启动“百镇建设工程”,加快首批25个镇的项目建设,年底前完成其余75个镇的规划审查和各县(市)投融资平台搭建工作。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五)深入推动改革开放 

  做好遗留难点企业改制工作。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地方金融组织创新,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各项配套政策。启动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筹备新闻发布会、高层论坛、研讨会等大型宣传活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强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努力扭转出口下滑局面。 

  (六)进一步强化财政和金融对保增长的支撑作用 

  继续抓好增收节支。加大清欠力度,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落实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障重点支出。加强财政预算约束和监督,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全面推动银企对接,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级担保机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七)全力抓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继续做好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好相关问题,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年初省政府承诺的八件民生实事。继续推进对口援建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支医、支教等各项智力支援任务。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后几个月经济工作任务仍很繁重和艰巨,我们将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全面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