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吉林省2008年省本级决算的审查结果报告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常委会公报 → 往期 → 2009年第14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2009年第14期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吉林省2008年省本级决算的审查结果报告

发布时间:2010-06-24 14:39: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2009年9月23日在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魏立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于2009年9月17日召开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吉林省2008年决算和2009年预算1—8月份执行情况的报告》,并结合省政府《关于200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对2008年省本级决算草案和决算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08年省本级财政收入1123407万元,完成预算的118.2%。加上中央补助收入、市县上解收入、国债转贷收入及上年结余等,省本级财政各项收入总计为10366363万元。2008年省本级财政支出3253801万元,完成预算的78.8%。加上上解中央支出、补助市县支出、国债转贷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等,省本级财政各项支出总计为10365435万元。收支相抵,2008年省本级财政净结余928万元。 

  财经委员会认为,2008年省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认真执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造成的不利影响,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省地方级和全口径财政收入以及全省财政支出增幅均超过30%,超额完成了省委提出的“四八十”的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了预算任务。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较好,部门预算制度不断完善,预算约束性有所增强;超收收入主要用于“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救灾救济,以及解决工资历史拖欠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财经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省政府关于吉林省2008年决算的报告,批准省政府提出的《吉林省2008年省本级决算(草案)》。 

  财经委员会对2008年决算和2009年预算1—8月份执行情况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财经委员会认为,2008年省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从审计查出问题的情况看,省级预算管理仍需要加强。省对下转移支付和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要加大监督力度。今年前8个月的预算执行情况好于预期,但要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仍需克服很多困难。为严格预算管理,确保完成今年的预算任务,财经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快财政收入进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我省部分重点税源企业上缴税金大幅减少,组织收入工作难度加大。1—8月份全省和省本级财政收入都没有达到序时进度,分别比去年同期低8.9和11.8个百分点。省政府及财税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努力消化减收因素,加大组织收入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二、有保有压,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按照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要求,省政府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切实保障重点和民生支出。同时要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大力压缩出国经费、车辆购置费和接待费等项支出。预算超收收入要重点用于民生支出,不得用于追加一般性支出。 

  三、深化改革,积极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为重点,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增强部门预算的约束性和透明度;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论证制度,及时下达预算并按工程进度拨付财政资金,有效推进投资项目建设进度;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通过完善转移支付等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堵塞漏洞,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财政部门要注重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有效控制,严格执行预算。研究建立财政绩效评价制度,对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部门和单位,要严肃财经纪律,除按规定进行纠正外,在资金安排上予以严控。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处理审计查出的问题,对一些经常性、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