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关于《对〈关于全省公安机关禁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交办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常委会公报 → 往期 → 2011年第29期
您的位置: 首页 > 2011年第29期

省政府关于《对〈关于全省公安机关禁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交办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发布时间:2013-04-03 11:08: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省人大常委会: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对〈省政府关于全省公安机关禁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的交办意见》(吉人办发〔201153)收悉。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责成省公安厅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省公安厅等相关部门针对《审议意见》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抓好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对禁毒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为进一步提高各地、各部门对打击毒品犯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切实解决制约和影响打击毒品犯罪工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省政府责成省公安厅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目前,《意见》正在修改中,修改定稿后将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全省。此外,在增强对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方面,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一是深入谋划工作。省人大今年对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工作视察后,全省各市()、县(市、区)公安局即向当地政府专题汇报禁毒工作,总结2011年以来打击毒品犯罪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提出下步工作意见。各级政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谋划打击毒品犯罪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二是定期分析研判形势。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边境地区公安机关定期开展毒情调研,及时收集掌握毒品犯罪情况,深入分析研判毒品犯罪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禁毒工作的对策和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指导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定期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禁毒工作,切实增强禁毒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推动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强化考评检查。将禁毒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增加禁毒工作在考核中所占比重,定期对各地打击毒品犯罪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计入年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成绩,切实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对打击毒品犯罪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进一步严厉打击各种毒品犯罪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打击作为禁毒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和有效遏制毒品犯罪的主要手段,突出打击重点,强化打击实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是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省人大《审议意见》的要求,始终把斗争的锋芒对准各类毒品犯罪,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有效遏制毒品犯罪继续发展蔓延的态势。年初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276(其中,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5起,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7),破获毒品行政案件3762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187名,新查获吸毒人员1158名,缴获各类毒品186740.11 

  二是适时开展专项打击。针对全省毒品犯罪较为突出的问题,相继组织开展了劲风工号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669起,毒品行政案件1085起,打掉贩毒团伙257个,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4名,新查获吸毒人员624名,缴获仿枪支11把、子弹298发、管制刀具487把、运毒车辆42台、毒资1600余万元,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毒品迅速发展蔓延的势头;把握有利时机,强化各项工作措施,深入推进清网追逃专项行动,共抓获网上涉毒逃犯55名,撤网率达91.7%,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受到了公安部禁毒局的全国通报表扬。1012,省公安厅组织部署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开展大干40天,全力开展禁毒冲刺攻坚战,目前正在扎实有序开展。 

  三是对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开展盐酸曲马多非法贩卖、滥用问题集中整治,共破获盐酸曲马多犯罪案件1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缴获盐酸曲马多42000余片;开展娱乐行业场所涉毒问题集中整治,明察暗访公共娱乐场所2000余家,张贴发放各类宣传品千余份,培训从业人员和业主700余人次,签订责任状400余份,查破涉毒刑事(治安)案件178件,抓获吸毒、贩毒人员352名,处理相关场所36家;开展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问题集中整治,将1233家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及仓储易制毒化学品企业、个体商户纳入易制毒化学品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严格监管,定期检查,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三、进一步加强禁毒宣传教育 

  全省各级政府紧紧抓住禁毒预防教育这一治本之策,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坚持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方针,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深入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省公安厅会同省教育厅、团委、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1全省禁毒宣传进校园、全省妇女珍爱家庭,远离毒品教育活动和2011吉林禁毒宣传万里行等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壮大了禁毒宣传声势,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识毒、防毒、御毒意识。 

  二是发挥新闻媒体在宣传工作中作用。向社会公布全省各地公开举报电话,共接到群众举报、咨询电话479人次,举报信239封,举报有价值案件线索128条,破获毒品案件68起。此外,还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开辟禁毒宣传专题、专栏,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布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取得的战果,揭露毒品危害,表明党委、政府坚决禁毒的立场和决心,最大限度地震慑毒品犯罪,教育鼓舞群众。 

  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辟禁毒宣传新渠道。省、市两级公安禁毒部门在新浪、腾讯两大门户网站开通了公安禁毒官方微博圈,向广大网民宣传毒品知识,适时通报战果,引起强烈反响。截至目前,粉丝已突破170万,每日点击浏览量均在万人以上。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禁毒工作协作机制 

  为形成各有关机关和部门密切配合、综合治理的禁毒工作新格局,各级政府切实承担领导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禁毒工作协作机制,努力形成打击毒品犯罪合力。 

  一是健全了打击毒品犯罪协作机制。拟组织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公安、边防、海关、民航、铁路、邮政、交通、边境驻军等部门和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有效提升打击和防范毒品犯罪综合能力。 

  二是建立禁毒管理协作机制。组织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开展调研,研究提出推动易涉毒行业场所、医药经销企业建立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意见,并选择1—2个城市作为试点,检验效果。待成熟时,全省铺开。 

  三是建立禁毒奖励机制。从明年起,省政府拟每年划拨专项经费50万元,专门用于奖励群众举报毒品犯罪线索,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热情。省公安厅正在研究制定奖励办法,适时向社会公布。 

  四是建立了考评机制。禁毒工作已纳省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吉林总体规划,逐级落实了禁毒工作责任制,制定了考评细则和考评办法,正在组织实施。 

  五、进一步增强戒毒工作实效 

  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既注重戒毒的数量和规模,更注重戒毒的质量和效果,力争做到发现一个、戒断一个、帮教一个、巩固一个。 

  一是集中组织开展《戒毒条例》宣传工作。近期,按照国家禁毒委的部署,拟由省公安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等部门配合,集中半个月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戒毒条例》的宣传工作,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不留死角。 

  二是推进戒毒康复场所建设。认真借鉴云南雨露社区、贵州阳光工程等人性化戒毒康复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省内戒毒康复场所建设,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管理水平,努力把戒毒康复场所建成吸毒人员戒毒治疗的医院、劳动康复的基地、培养技能的学校。 

  三是建立健全吸毒人员管理服务机制。明确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落实必需的人员和经费保障,认真做好衔接帮教、关怀救助、就业安置等工作,积极为生活困难的吸毒人员落实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切实巩固和扩大戒毒成果。 

  六、进一步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针对禁毒工作的领导、经费、警力等方面问题,省政府正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和论证。 

  一是切实加强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狠抓责任落实、协作联动、督导检查三个环节,逐级落实好党委、政府、禁毒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的禁毒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为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省级公安禁毒部门行政业务经费额度;责成省财政厅督促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财政部门主动按照《禁毒法》规定,将禁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办理毒品犯罪案件中上缴财政的资金,及时全额返还公安机关专门用于禁毒办案经费补助;对中央领导批办、公安部督办、省领导批办的重大毒品犯罪案件实行专案补助,以保证打击毒品犯罪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增加民警编制。在现有民警编制基础上,努力在中央政法专项编制中,为全省公安禁毒部门争取增加相应编制,以解决打击毒品犯罪工作警力不足问题。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O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