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带领各族村民闯出致富路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代表之声
您的位置: 首页 > 代表之声

“兵支书”带领各族村民闯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06-07 18:33: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这几天,省、汪清县人大代表,鸡冠乡鸡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海正忙着落实村里的产业发展规划。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张立海始终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伍不褪色,不仅自己探索出致富之路,还带领各族村民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被村民们称为冲锋在前的“兵支书”。

发展养殖、种植业 带领各族村民共致富

  20年前,张立海退伍回到家乡,筹集了1万元购入3头母猪开始创业。吃苦耐劳的他,敢闯敢拼,养殖场逐步发展壮大,收入日益增多。富起来的他,没有忘记周围的各族村民,他建立起养殖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养猪,使得鸡冠村生猪产业得以迅速做大做强。除了带领本村村民共同致富,张立海还积极带动周围村屯贫困户增收致富,为鸡冠乡脱贫攻坚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2021年,张立海当选为鸡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把如何继续提高村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努力寻求致富之路。在县乡政府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号召和支持下,他立足于鸡冠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召开菌农种植大会,交流分享种植经验,带领菌农实地考察,聘请专业老师讲解种植知识,为村民创业增收保驾护航。在他的大力号召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黑木耳种植之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种植水平及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菌农的增加,鸡冠村现有的菌包厂生产量已经难以满足菌农们的需求,张立海积极与县乡领导协调争取资金100余万元,为菌包厂增设了两个“菌锅”,增加了新的生产线,全面提升了木耳菌棒的生产效能。他还积极协调农电部门,改造农电线路,便于地栽木耳产业发展。在他的协调推动下,鸡冠村木耳种植量从2021年的400万袋增长至2023年的700万袋。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他立足汪清县黑木耳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希望省政府能够进一步细化黑木耳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帮助菌农克服种植成本逐年增加的困难,提高种植积极性,促进增收”的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为我省黑木耳产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护林、植树两不误 传承精神造福村民

  20世纪50年代,鸡冠村在任克文老书记的带领下致力于植树造林,荣获全国林业模范称号。1970年老书记病逝后,后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义胜继续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坚持年年造林,使鸡冠村成为全州第一个拥有“万亩人工林”的村。

  为了维护好老一辈打造的红松果林,每年张立海都会提醒村民防护病虫害,并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化养护指导,以保障村民利益最大化。为了让这片红松果林更加葱郁,他给自己定下了“荒山零死角”的目标,自2023年起,带领村民栽种5000余株树苗,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张立海还争取了20余万元资金,改造了万亩人工林纪念广场。

以身作则倾情为民 推动各民族情感交融

  张立海始终把“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作为他的“行动所向”。为了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他从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对村内党员分布情况、年龄结构、思想状况及支部的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根据实际需要,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党支部输入新鲜血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加强村委会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民主评议等制度,促进了村务工作规范化。他还倡导党员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为民本色。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