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就能享受省城大医院的医疗资源。”是李文新的心愿。2021年9月,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引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依托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
省人大代表、梅河口市中心医院院长李文新笃行务实、担当作为,带领全院职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工作、生活上,真心诚意、用心用情服务下沉专家,赢得了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专家愿意下、蹲得住、真心帮,促进了优质资源下沉。常驻专家每次15人至30人,每6个月更换一次,累计派驻专家7批358人次,特邀专家230人次。派驻专家通过门诊坐诊、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等,帮助规范医疗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诊疗服务能力、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扩大区域辐射力、影响力。
2023年7月,医院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极大地吸引了区域周边百姓前来就医。病人覆盖梅河口市、通化市、辽源市、柳河县、辉南县、东丰县、磐石市、白山市、靖宇县以及辽宁清原等县市,外埠住院患者占比达到了33%以上,门诊外埠患者占比达到35%以上,域外转诊率下降5%,有效缓解了区域百姓就医难题,不仅减少了患者到省城大医院就诊的等待时间和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治疗费,还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便捷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加强专科建设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专科强,医院强。”李文新把专科建设作为提升医院内涵,加快医院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按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提出的打造“4+×”(肿瘤、神经、心血管、血液四大诊疗中心)优势专科集群,建设高水平疾病临床诊疗中心。医院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科等16个专科联盟,有效推动专科建设发展,助力区域诊疗水平提升。2022年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血管内科获批吉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科获批吉林省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力打造区域内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基本实现95%患者不出县域。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和病理及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实现检查、诊断工作同质化。成立生殖中心、老年医学科、临床营养科等,医院业务大幅度拓展,不仅解决了本市百姓就医需求,也解决了区域百姓的就医难题。
改善医疗服务 提升群众就医感受
作为院长,李文新在管理中处处体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带领全体职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就医流程,开设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病历复印、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处理、便民设备租借等服务;在住院部成立入出院服务中心,实现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按照省卫健委要求,推进“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让老百姓看病方便,得到实惠。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满足患者挂号、缴费、预约、查询明细、检查检验报告打印、诊间结算、疗区缴费等多种服务需求,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成立“静脉治疗服务中心”,推进“无缝隙护理服务”“一病一品”特色护理服务,开展精准药物治疗基因检测和日间化疗,引进共享轮椅,启用医疗电子票据等,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提高。
坚守初心使命 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作为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想尽一切办法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使区域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医改实惠。他和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组织制定了医院章程,完善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了管理体制机制和运营管理体系,运营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实现了医院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单病种由137种增加至359种,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合理诊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有效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患者住院及门诊费用。注重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调整收支结构,严控运行成本,大幅降低住院患者次均费用、药占比、耗占比等关键指标。2024年上半年,门诊、急诊人均费用同比下降2.2%,出院患者人均药费同比下降15.95%,人均药费同比下降32.81%,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同比下降2.57%,平均住院日缩短0.72天,提升了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李文新表示,他要在今后的人大代表履职中,紧紧围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这一课题,积极建言献策,为健康吉林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文/王泰泉 图/李佳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