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她扎根机械装备制造业近30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攻克技术难关;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以专业视角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她就是辽源市人大代表、吉林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研究所设计员田艳丽。
1995年,田艳丽投身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从基层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她始终秉持“技术立身、创新为本”的理念,在机械设计领域潜心钻研。在工作之余,她取得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历,用知识武装头脑、为实践注入理论支撑。
田艳丽主持和参与了20多项采煤机、掘进机,以及刮板输送机、巷道修复机、液压支架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和20余项老产品升级改造工作,参与公司产品技术攻关10余次,突破多项技术瓶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解决了公司采煤机和掘进机产品的诸多疑难问题。
自当选为辽源市人大代表以来,田艳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职工权益保障,提出多件务实建议。她深入车间调研,倾听一线工人心声,针对技术工人培训体系不完善问题,提出了《关于加强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她关注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技术转化难题,提出了《关于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议》,呼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化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她关注辽源市东山文化广场及周边道路因冬季清雪不及时导致的居民出行安全隐患问题,提出了《关于强化冬季清雪责任落实的建议》,呼吁建立“以雪为令、雪停即清”的快速响应机制;她聚焦辽源市红城社区广场及市场周边因公厕缺失引发的环境卫生难题,提出了《关于科学规划社区公厕建设的建议》,呼吁将公厕建设纳入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她深入调研辽源市东山街道与煤机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管理乱象,提出了《关于优化老旧小区改造长效管理的建议》,呼吁建立“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的全流程参与工作机制,这些建议均被相关部门采纳落实。
田艳丽的责任担当不仅体现在技术攻关和履职建言中,更融入日常生活点滴。在单位,她主动担任“技术导师”,带领年轻设计员攻克难题,培养出多名技术骨干,同事们评价她“不仅技术过硬,更有一颗热忱的心”。 从技术尖兵到群众“代言人”,她用实干诠释工匠精神、用担当书写代表使命。她的履职实践,是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扎根一线、服务群众的生动缩影。
面对未来,田艳丽表示,要持续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同时,深化人大代表履职实践,围绕“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提出更具前瞻性的意见建议,为辽源打造先进装备制造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文/李佳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