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人大代表李海:点亮义工灯 大爱暖山城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代表之声
您的位置: 首页 > 代表之声

集安市人大代表李海:点亮义工灯 大爱暖山城

发布时间:2025-10-11 13:47: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他扎根基层沃土,以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泽被乡梓的爱心之河,他就是集安市人大代表、集安市爱心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李海。

  人大代表,首先要政治过硬。李海始终将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作为履职尽责的“压舱石”“动力源”。他秉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专题培训等,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练就懂政策、通法律、善监督的人大代表过硬本领。

  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调查研究,让李海的建言更接地气。近三年来,他提出的《关于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等12件建议均被集安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内容,其中6件建议因前瞻性强、操作性好、民意基础扎实被评为优秀代表建议。

  李海说,咱就是个做家居装修的个体户,是来自普通群众的一员,是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应该多做志愿服务。“人大代表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李海履职的切实感受。作为通胜街道都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他构建了“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全天候响应的代表履职模式,将履职平台从指尖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他主动融入社区网格治理体系,风雨无阻固定开展“接访日”活动,深入楼栋院落,参加“民情恳谈会”。他走遍了社区的角角落落,累计走访群众1200余户。群众反映的供暖管网老化、老旧小区居民“爬楼难”等急难愁盼问题,被他一件件记在心上、落在实处。通过他的积极奔走和有效监督,推动解决了56件诸如供暖管网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老大难”问题,惠及居民3000余人,让民生温度温暖人心。

  李海还建立了多个覆盖社区的微信群,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直通车。无论是深夜的噪音扰民投诉,还是雨天的道路破损报修,群众的诉求总能第一时间得到他的回应。通过这条“云端连心桥”,他高效办结了83件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这种“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速度与温度,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2016年4月,他创立了集安市爱心志愿者联合会,积极探索“代表履职+志愿服务”融合新模式。他组织40余名志愿者组成多个助学小组,精心实施“春蕾助学”计划,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2名,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注重人文关怀和成长引导,成功帮助23名受资助学生实现稳定就业。在2024年抗洪救灾中,李海带领志愿者挺身而出,短短48小时内,高效协调筹集并发放价值逾80万元的救灾物资,为受灾群众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爱心堤坝”。2025年7月,集安再次遭遇洪灾,乡镇村屯多处受灾。李海一如既往地组织志愿者加入到抗洪救灾队伍中。他自己开着面包车到十几个村屯了解灾情,第一时间上报相关基金会申请物资。在李海驾车前往清河镇文字村的途中,赶上了村路部分路段损毁,他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在他的感召下,集安市志愿者联合会共有近70人次参与义工爱心救助行动。说起蹚着水发放物资是否危险时,李海说:“真有危险也得硬着头皮上,不上怎么办?有那么多人等着救灾物资呢。”经过李海的不懈努力,共向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吉林省公益救助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申请下来7.2万瓶饮用水、500套救援箱、578套粮油包、633袋大米、413箱牛奶、413箱八宝粥等物资,并把这些物资在5天之内全部发放给受灾群众,几乎覆盖了所有重灾户,受益人数近2万人,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诠释了人大代表的担当。

  李海还积极对接团中央“伙伴计划”项目,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者联合会深入学校和社区,精心组织开展青少年心理辅导活动50余场,服务家庭600余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心灵晴空”。

  “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李海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扎根一线,率先垂范。他先后荣获“集安市优秀人大代表”“志愿服务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李海说:“这些荣誉是激励,更是鞭策,时刻提醒我肩上的责任与群众的期待。”(文/王泰泉 孙宇峰)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