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强劲助推脱贫攻坚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工作研究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研究

社会救助强劲助推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4-03 11:29:0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最后一役的关键节点上,2019年12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对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情况进行集中“检验”。

  报告指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确立。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确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8项救助制度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制度框架;全国所有省份相应出台实施办法,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基本覆盖各类困难群众。

  同时,立足于统筹社会救助资源,推进相关部门救助职能协同配合、高效联动,逐步建立起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例如,中央层面建立由民政部牵头、26个部门参加的全国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乡镇(街道)层面普遍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和主动发现机制;民政部建立并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部署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等。

  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建立实施,为数千万城乡困难群众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温饱问题得到制度性解决,社会救助制度优势日益凸显。据报告显示,2016—201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补助资金5618亿元,并加大了医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资金支持力度,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为困难群众送出多个暖心“大礼包”。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指出,目前社会救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社会救助政策瞄准的主要是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还没有纳入救助范围。社会救助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社会参与,提高救助质量,增强兜底保障能力。

  在分组审议中,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人员充分肯定报告内容,并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等主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社会救助重在精准。不少委员建议,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需要在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生活保障问题基础上,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群体,特别是因病、残、子女教育等因素造成的支出型贫困等相对贫困人口生活保障问题,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科学确定并调整社会救助标准,加大力度整合社会救助资金,实现社会救助从“撒胡椒面”转为“精准施策”。

  委员们普遍表示,社会救助的立法时机已经成熟,要加快立法进程。张勇委员认为,制定社会救助法是民心所向,并且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运行平稳,为制定社会救助法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据了解,社会救助法已被列为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一类立法项目,并明确由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负责联系起草工作。有关部门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抓紧起草法律草案,并按程序提请审议。

  此外,还有一些委员建议,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公益宣传,特别是要做好慈善法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 责任编辑: 于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