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件代表建议都落地有声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让每一件代表建议都落地有声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4: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308件省人大代表建议,数量创历史新高,质量进一步提升。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省人大代表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建言献策,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履职“成绩单”。

  日前,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308件代表建议已全部交由各承办部门办理。

建议聚焦高质量发展 数量创历史新高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提出的建议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

  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省人大代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依法履职,共有216名代表提出306件建议(含议案转建议13件),通化代表团提出1件全团建议,闭会期间有1名代表提出1件建议,共308件建议,较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增长34%,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广大代表参与管理地方事务的责任与担当。

  代表建议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稳步提升。其中,有215件建议是代表在调研、视察、座谈、走访等基础上形成的,占建议总数量的70%,这些建议把握问题本质,针对性强;有将近40%的建议是代表结合本职工作形成的,能够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和难点,建议的专业性、实务性都很强。

  308件代表建议共分为11大类28小类,其中,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96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扩大消费方面73件、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方面41件、民族团结进步方面7件,这四方面建议共217件,超过建议总数的70%。此外,还有关于文化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和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建议91件。这些建议内容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吉林全面振兴,体现了人大代表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大局意识,对于各部门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参考。

“督”“办”协同 保质保量办好代表建议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是宪法法律赋予代表的重要职责。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则是各承办单位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必然要求。

  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对代表建议进行了梳理,按照代表建议内容和有关承办部门单位工作职能,初步确定归口单位并相应进行了分办。308件建议中,由党群及其他单位承办16件,占总数的5.19%;由省政府相关部门承办289件,占总数的93.83%;由省法院承办2件,由省人大法制委员会承办1件。

  如何在短时间内办好建议,答复好代表?我省创新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建议办理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建议办理前,聚力于提出的建议更有质量。2024年,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启动代表议案建议预提交工作机制。今年,在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前10天开通代表履职平台,代表通过履职平台预提交建议141件,超过建议总数40%,为下步建议分办、交办留有充分的时间。同时,围绕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部署,拟定代表建议选题参考,服务代表提出建议更加聚焦中心大局。

  办理中,“督”“办”协同,共商共议,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各承办、督办单位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办好建议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创新工作举措,提升办理质效。省委办公厅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确定了具体工作机构与人大联系对接,支持并积极协调党群部门办理代表建议。省政府办公厅组建代表建议分办专班,各承办单位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办理工作分级负责制。各承办单位把办理代表建议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有机结合,同推进本部门中心工作、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机结合,努力将代表提出的有价值、高质量的建议转化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前,按照“常委会交办、专门委员会督办、相关部门承办”的工作要求,省人大常委会突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内容,确定了29件重点督办建议,交由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等7个专门委员会督促办理。承担督办工作的专门委员会将按照省人大常委会要求,把重点督办建议工作与立法、监督有效衔接,跟踪办理进展,督促办理落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