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大网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代表之声

城镇化,让吉林更美丽
——省人大代表热议城镇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31 10:32:00

字号:【  大      】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塑造和展示特色突出、品位提升、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生态和谐、富有活力、向往宜居的吉林城镇化形象。

  两会上,城镇化立刻成了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代表们在激辩思考中,纷纷就如何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言献策。

  城镇化不能摊大饼

  “城镇化要有特色,不应有统一模式,不能盲目摊大饼、搞扩张。”王福山代表认为,城镇化建设要合理把握速度和节奏,注重质量,既扩容又提质。

  据一项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省城镇人口年均增长1.04%;同期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72%。土地城镇化增速快于人口城镇化增速4.68%。王福山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急速扩张、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如不能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一句话,新一轮城镇化热潮,别快得让“人”跟不上。

  “城镇化要陆续推进,既要保障城镇化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也要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外延扩张。”王俊龙代表坦言,特色城镇化建设不能搞全面出击,要坚持“试点先行、规范引导”,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区位条件好、资源丰富、产业有基础的特色城镇发展,并逐渐打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承接空间。正如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试点先行,突出渐进性、多样化、集约型、可持续等原则,让农民真正融入城镇。

  产业支撑是关键

  产业是城镇化的灵魂,推进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

  郭慧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城镇化必须与产业化对接,让产业在城镇扎根。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农民的收入也能直线上升。通过我们企业在乡镇建立的工业园来看,城镇化建设更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对乡镇企业的扶持。

  而杨峰代表则认为,推进城镇化既不是政府简单的推动,也不是百姓一厢情愿地搬进新居,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产业作支撑。如果每个乡镇都有工业园、都有龙头企业,农民必将减少,就有利于土地集中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但城镇化并不意味着每个地方都搞工业园,关键是要对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分工布局。”郭慧代表同时表示,城镇化建设,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合理产业,引导项目跨县区、跨乡镇到优势区域和专业园区安置,实现规模经营。

  有产业支撑,还要避免同质化。王俊龙说,在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各镇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实现充满个性的城镇化;在产业规划中也要突出“特色”,着力避免各镇间的同质竞争。

  “一体化”才有幸福感

  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郭慧代表说,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避免出现“有城无市”和唱“空城计”,要让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光建起大片的高楼大厦,人是找不到幸福感的。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为他们解决生存问题,让每一位失地农民没有后顾之忧。”郭慧说,目前,许多农民工仍然往返于城乡之间,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他们到了城市以后,应该和市民“一体化”,给予市民待遇。政府也应划出一部分补偿资金增加养老补助,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或实业入股的方式,让农民获得稳定长期的资产性收益,给农民吃上定心丸。

  “另外,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落实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来。”金玉琴代表建议,农民工进城,要给予市民同等的待遇,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安居乐业。各级政府不仅要在硬件条件上着力改善居住环境,而且对居家养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从教育到养老全方位的覆盖。只有这样,把机制建起来,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足,人们生活才能幸福,吉林才能更美丽。

  文/曹梦南王丹

X
分享到  - 微信

责任编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