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波:系统深挖地方资源,为中小学教育注入全新活力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代表之声
您的位置: 首页 > 代表之声

王廷波:系统深挖地方资源,为中小学教育注入全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01-14 20:29: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每年两会期间,教育话题都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百姓关切的热点。

  今年的全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王廷波带来了《关于系统挖掘吉林省地方资源,服务全省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深入洞察教育发展需求,精准发力,旨在充分整合吉林省丰富的地方资源,为中小学教育注入全新活力,有力推动吉林中小学教育实现高质量跨越。

  “我们承载着贯彻教育政策精神的重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而充分挖掘吉林地方资源是关键路径。”王廷波代表说。

  教育部相关改革方案着重强调要将国家课程方案因地制宜转化为地方和学校的特色育人规划,吉林地方资源丰富多样,深度挖掘其教育价值并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对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衡发展、厚植学生本土文化情怀意义非凡。

  然而,当前吉林在地方资源助力中小学教育进程中存在诸多困境。部分地区对政策领悟不深不透,顶层规划缺失,学校实践案例匮乏且实施策略模糊;很多城市学校紧抱通用教材与传统教学,忽视本土优势,农村学校身处资源富矿却缺乏转化能力;各部门及社会力量缺乏有效联动,资源分散难以凝聚教育合力;地方资源开发利用素养与能力亟待提升,培训与实操经验不足,难以将地方资源融入教学。

  为化解这些难题,王廷波代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在政策推进层面,各地教育部门务必深入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等政策,围绕 “一地一计”“一校一策” 组织专题培训,助力教育工作者明晰地方资源开发与课程改革的关键意义,确保政策生根发芽。“唯有教育者吃透政策,地方资源方能顺畅融入教学。” 王廷波代表着重强调。

  在学校课程规划维度,遵循 “因校制宜” 原则,指导学校精心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细则与指南,推动学校科学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学校管理者应勇挑重担,将地方资源开发嵌入课程体系核心,保障政策落地有声,促使学校课程体系多元且富有特色。

  针对实践基地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牵头作用,整合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自然保护区、企业等资源,打造系列地方资源教育基地,如依托伪满皇宫博物院等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长光卫星、一汽集团等构建科技工业实践基地,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创建自然科学实践基地等,并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王廷波代表表示:“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实践基地,于真实情境领略地方文化科技魅力,能有效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他建议,在资源整合利用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可委托经验丰富的优质学校组建 “地方资源利用共同体”,承担资源挖掘协调、高校及学者对接、理论指导与课程研发等工作;搭建地方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便利资源查询获取;组织跨部门专家团队筛选、评估、转化资源,深度开发具有吉林特色的课程教材,紧密贴合学科教学需求,让地方资源成为教学有力支撑。

  采访最后,王廷波代表说,为吉林中小学教育品质提升筑牢根基,在各方协同奋进下,吉林中小学教育有望充分激活地方资源潜能,培育兼具本土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为吉林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书写教育辉煌篇章。

  •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