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教“破冰”到民生“破题”——记大安市人大代表赵明

吉林人大网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从职教“破冰”到民生“破题”——记大安市人大代表赵明

发布时间:2025-07-10 15:42:00

浏览量:

字体显示:【  大      】

X
分享到  - 微信

  

  “教育不是雕刻模子,而是点燃火种。”这是大安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赵明投身教育事业28载始终坚守的信念。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他躬耕一线,以创新破解困局;作为人大代表,他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

  2017年,赵明走马上任大安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初到学校,他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教室”和“冰冷的设备”。彼时,学校发展面临生源严重不足、实训设备陈旧落后等重重困境。为寻找破局之路,赵明一上任便迅速带队开展调研家访,他们跑遍了23个乡镇(街道),走进130多个家庭,与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交流。“上职校就是混日子,浪费钱。”调研中,大部分家长的反馈让赵明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对职业教育根深蒂固的偏见。

  为了改变大家对职业教育的误解,赵明推出了“校园开放日”制度,邀请家长观摩教学课堂、实训车间和社团训练,将教学成果全方位展示在家长面前。在他的引领下,学校社团蓬勃发展,不断为社会提供多元化服务。其中,舞蹈社团创作的作品《寄明月》在大安市文化节上大放异彩,荣获了“最美国风”的赞誉。随着学校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家长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如今,学校生源实现了大幅增长,迎来了发展的新篇章。

  “学生操作智能设备时的生疏,像根刺扎在我心里。”在关注学校发展的同时,赵明还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他带着问题走进实训车间,详细记录学生的实训状况,并调研了20家企业的生产流程,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生产流程的每个细节。经过深入分析和总结,形成了《岗位需求清单》,清晰地反映出学校现有课程标准滞后于生产实际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2023年,赵明牵头组建了由教学骨干和企业专家构成的技改专班。他带着技改专班与工人师傅“死磕”,连续三个月跟踪调研生产线,逐条比对岗位技能标准差异……半年后,一份《技能人才需求清单》出炉,35%的企业技术标准被转化为实训项目。在大安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赵明提交了《关于职教赋能产业,科技点亮民生的建议》,提出政校企三方共建产教融合学院、开展高校联合办学等创新举措,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作为人大代表,赵明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时刻关注民生民情。“红绿灯多到堵心!”2024年,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听到市民吐槽后,他立即化身“交通侦探”,开启了“百日交通观察”行动。他在6个路口用秒表测算车流,采集了120组通行数据,并发放了287份驾驶员问卷,调研结果显示:“红绿灯不是越多越安全,科学设置才能治本。”在大安市人代会上,赵明提交了一份数据详实的《关于市内红绿灯密度过大,道路两侧允许靠边停车的建议》,大安市人大将这一建议作为重点代表建议转交市政府办理落实。

  在社区调研时,赵明留意到老年人精神空虚的现象较为普遍。于是,他依托职教中心的资源优势,创办了大安老年开放大学。通过对243位老人的兴趣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后,学校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了声乐、太极等14门课程。如今,已有500多名学员在这里重拾学习的乐趣,并有30名学员荣获省、市“学习之星”称号,“和太极”课程更是获评省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大安老年开放大学也成功入选全省老年教育示范基地。

  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到优化城市交通环境;从守护校园安全,到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赵明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他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文/姜新)

  • 来源: